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
【编者按】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便吹响了民营美术馆建设的号角。首先介入其中的当属房地产商,然而单一的资金注入方式显然难以养活美术馆这一名词背后的各类巨大开支。当第一波美术馆几近消失在人们视野时,还来不及追问是为何时。第二波、第三波甚至是更多的民营美术馆涌现出来,近几年,民营美术馆的建设迎来井喷期,全国各地犹如一夜春风来,美术馆迎来遍地开花之势。为何大批热钱涌入美术馆建设浪潮?民营企业家又有哪些自身局限性?二线城市的美术馆又是怎样的一种生存状态?民营美术馆的难题究竟存在哪些?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采访到了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持 “灭火”态度的他强调:盖一座美术馆非常容易,经营起来却十分困难,发展壮大又是难上加难的事情。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房产商推出“文化牌”
记者:从上世纪90年代末首批民营美术馆建设热潮算起,至今已经到了第三波浪潮,于其中,首先介入进来的是地产商,您认为其中的原因有哪些?民营企业家是否存在自身的局限性?
冀少峰:第一拨主要的民营美术馆有成都的上河美术馆,东北的东宇美术馆,天津泰达美术馆。这三个美术馆在九十年代末期以及2000年左右,都做了很多当代艺术的活动,特别是上河美术馆当时举办了一系列有标准的学术展览,并且邀请了许多活跃的艺术家,像张晓刚、周春芽、方力钧、叶永青等担任艺术委员会成员。房地产当时的口号类似“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意思,地产商如果想把自己的房地产推出去,打“文化牌”是比较生效的。这一拨美术馆建设过程中,这三个美术馆非常遗憾,没有坚持下来,但他们属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的探索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当时他们都有收藏,可能他们当年的房地产效益都不如他们的收藏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大。为什么要做美术馆,从房地产商更深的背景来讲,其实更多的是想追求一种身份的转换,比如介绍你是地产商就远不如介绍你是一个美术馆馆长显得更有文化,通过美术馆加强自己的房地产文化,也就是企业文化,从而通过企业文化反向推动房地产经济。在第一拨民营美术馆建设浪潮中,一些戏剧性的变化非常有意思,上河美术馆馆长陈家刚,他原是一个地产商,后来他自己却搞起了摄影,成了艺术家。
民营美术馆面临的那些难题
记者:以上河美术馆为例,民营美术馆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冀少峰:主要还是资金链的问题。无论在西方的概念,或者我们现在对美术馆的普遍概念中,美术馆应该是非营利的,那房地产在投入美术馆的过程中也应该是非营利的。如果把它做成画廊那它就具有画廊的性质,但要做成美术馆那它就应该是非营利的。比如美术馆的收藏,美术馆的藏品是不能流通的,既然称作美术馆,社会力量也在一直支持美术馆的发展,但作品是不能按照市场来运作的。由于美术馆的自我造血能力非常不足,其依托的房地产就一直要为美术馆输血,这就导致了第一拨民营美术馆只出不进,这样怎么去维持美术馆的运作。所以这些美术馆基本上只是风光了几年,后来也就都消失了。
记者:民营美术馆面临两大难题,一个是资金来源,另一个是自身经营模式。在资金来源渠道上,美术馆的运营费用是不是大都来自投资方的其他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