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
个展:
2005 《诗情熔融——李磊绘画雕塑作品展览》(上海张江艺术中心)
2005 《李磊抽象画展》(上海新天地一号)
2004 《李磊作品展览》(德国韦伯特画廊)
2004 《道——李磊作品展览》(荷兰巴斯帝安画廊)
2004 《李磊作品展览》(杭州印象画廊)
2002 《李磊抽象作品展》(上海史丹尼画廊)
2001 《禅花》(荷兰巴斯帝安画廊)
2001 装置艺术《最后的晚餐》(比利时)
视觉城市
城市要给“杂草”提供土壤
城市文化由公共文化的普及程度、深度、广度、创造力构成,而艺术的原创力来自个人情感的极端爆发。
一个城市若要成为文化中心,首先至少应该是经济中心。明清时期的扬州、苏州成为文人墨客汇集之地,同时也是商贾云集金钱流通的去处,正是因为当时的经济繁荣在先,带动了文化活力。在李磊看来,当时的文化繁荣更有政治管理相对宽松的原因,“这也有主动宽松与被动宽松之别。1930年代的上海之所以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也正是因为文化的鱼龙混杂状态。有时候,活力来自‘歪理’,来自主流文化未必认同的东西。现代的上海有着园林式的漂亮,却没有杂草生存的空间。”
上海艺术家从几年前雄心勃勃地“北伐”,到如今一个个无声无息地离开去“北漂”,是不是因为这个城市太过规整而背离了艺术生存的必需?李磊的解释是:“政治问题不是上海艺术家关注的热点,他们更关注非物质后面的精神诉求。”在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如巴黎、纽约等地,真正产生激荡的是“非本地人”。在北京也是如此,城市只有提供生存的空隙,才能留住有才情的人,有富足的土壤滋养他们,包容他们的发展。
艺术在理想主义的氛围中只得选择“退一步”,“理想主义也要包裹起来。当自己的认识与社会普遍认识产生撞击的时候,有人选择振臂高呼,有人选择一点点引导,我们是不是可以有其他更平衡的选择?”李磊说。
城市的视觉语言需要统一
上海美术馆对于推动上海本地艺术家的发展也进行了长期而不懈的努力,海上新水墨展长期致力于水墨创新,陈家泠、卢辅圣都出现过,向京、孙良、已故的陈箴也都曾经在上海美术馆的展厅中与观众直面相对。“这些展览,都不是由市场运作的方式操作的。”李磊认为这样的形式在今后还将更多地延续下去,“有些美术馆出版的画册和书卖不掉的话,我们就送。”点点滴滴的积累和鼓励渗透着文化责任。
作为视觉工作者,李磊还建议,上海急需建立公共视觉文化整理系统,强制性地将城市视觉语言统一:“清理广告牌、招贴画、指示牌,整理混乱的视觉。”人们对于富足物质生活的迫切追求造成了喧嚣的都市环境,美感正在消失,要制造和谐的视觉形态,只能做些适当的减法,统一视觉形象。“思想情感的认同来自文化外向中的视觉认同,比建几座美术馆更重要。”李磊说,“中国曾经有自己的视觉语言,它存在于已经丢失了的昨天的文化中。这当然与长期以来的审美教育低下有关。城市趋同的经济发展带来深入、丰富发展的障碍,经济趋同则形象趋同,每一个城市就变得一模一样。”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局限性,实现理想、达到目标的道路有多种取舍,正如上海双年展可以选择娱乐大众,也可以选择博取业界的叫好。路不止一条,而美术馆,也许扮演的就是新时代文化启蒙工作者的角色。因为,世界是多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