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显作品
当代以四川美术学院为代表的西南艺术创作似乎先天性的与卡通联系在了一起,而卡通背后的潜台词其实是肤浅。但是,在理论界批评卡通绘画的同时,很少人能够注意到现在川美的年青艺术家正在掀起一股抵制卡通创作倾向的浪潮。这批青年艺术家多是刚刚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风格不一,但却一致不满于卡通、图式化、符号化的创作手法。他们各自采用了不同的创作方式,其中一种便是对现实的批判,对都市底层文化的揭露,我将其称为再现问题化的社会景观。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依然属于现实主义的范畴,但却与以前的现实主义有所区别。这种区别不仅体现在画面内容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艺术家的创作方法论之中。与某些上一代批评家对青年艺术家的肤浅、卡通化的认定不同,这些年青人已经不再沉迷于自己感情的乌托邦中无法自拔,而是将视线转向社会,进而揭露社会的问题所在。他们表现的题材来自于社会的各个角落,如沈桦主要关注黄桷坪的棒棒,黄显关注的是都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建设,项峰则关注某一个具体的社会事件。他们的这种创作之所以有意义,主要还是在于他们采取了不同于一般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式,而不是因为题材的选择。在创作方法论方面,这批青年艺术家首先反对的是图式化和符号性的创作方法论。根据艺术史的发展规律,一种创作方法论盛行过后,必定会被另一种与之相异的创作方法论所取代。当以图式化、符号化的创作方法论为基础的卡通绘画流行过后,出现这种反图式化和反符号性的创作方法就不足为奇了。图式化和符号性的创作方法试图以画面中的某一个或几个形象来凸显画面意义,因此,以这种方式创作出来的绘画对于观者的接受来说是瞬时性的。艺术家在运用这种方法创作的时,多采取的是直接复制的技术,即他们用电脑将图片处理后,按比例放大到画面上。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仅仅是在机械地复制已经存在的图像而已,所以这一复制过程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不同于这种图式化和符号性创作方法论的是,这批年轻人继承了川美80年代现实主义的批评传统,并采用了新的创作方法论来建构现实主义。
这些艺术家用来反对图式化和符号性方法论的叙事方式不尽相同,其中之一便是将绘画推入空间,试图建立绘画的空间叙事。沈桦的作品明显体现了这一点。他虽然采用了单体人像的方式来建构自己的作品,使作品略显简单,但是其作品中的民工形象并非是对照片或电脑图像的复制,而是对现实对象的再加工。当然,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的话,他的作品便无法与罗中立80年代的新乡土绘画拉开距离。他的作品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他突破了画面的二维平面性,将其作品延展为绘画性的装置。亚克力板的引入,使作品呈现为非三维又非二维的空间感,因为观者只能从前后两个面来观看这些悬置于空间的民工。在最近的展览中,他又将作品置入脚手架搭成的结构中,试图再现民工的真实情境。所以,沈桦并不是通过画面本身来突破图式和符号的创作方法,而是将图像放入空间中来消解作品的图式化和符号性。在这种处理方式下,作品更容易与环境构成一个叙事整体,而非仅仅表现为二维平面的虚幻叙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