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李毅峰:当下国画“流行病”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2-21 15:58:15 | 文章来源: 李毅峰的博客

文\李毅峰

当下既是中国画创作一个繁荣发展、丰富多彩的时代,又是一个泥沙俱下、喜优掺半的时代。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画坛,由于受到各种诱惑,染上了许多时尚的“流行病”来。言之“流行”,是因为其发作具有普遍性。本文拈取当前几种症候明显、破坏力较强的 “流行病”来,试着做一些病原及病理分析,不知当否。当然,近朱近墨者实有各种难言之隐,个中情节又不单是些许“流行病”所能概括。但因为“流行病”不是肌体自身产生的,而是因流行而感染,因此,诊断是为了预防,是为了警醒。还望各位珍重。

精神衰弱症

所谓精神衰弱,就是指画家精神空虚,缺乏创作思想和创作观念。艺术创作是一种严肃而复杂的精神活动。画家在创作过程中运用特定的绘画语言和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内心的情感。但考察当代画家创作心态,相当多的画家都处于一种无精神创作态,心浮气躁,艺术创作完全被市场、被商业利润所控制,被世俗气息、被习惯势力所左右。

粗略诊查,画坛的精神衰弱病症状有四。其一,画作庸俗无品位,俗画、匠画流行,把作画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做画”。其二,创作抄袭跟风。谁的画好卖,哪类画能卖,便毫不犹豫地拿将过来,变成自己的。其三,重复自己,复制过去。曾几何时的大作,固定的几种样式,翻来覆去无穷制造,以不变应万变。其四,伪创新之风。其表现或以主题当大旗,强装学术,故作深沉,刻意追求标新立异;或在技法上玩弄雕虫小技,哗众取宠。上述症状听起来并不耸人听闻,但我不认为自己是杞人忧天,我担心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中国画的当代,将成为一个没有名作和名家的时代,没有发展和创新的时代,上述症状而导致的劣画、伪画的盛行,将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中国人对中国画的审美认识和价值评判。这对国画艺术生命的消磨和毒害将是致命的。

大展热

在下所言大展热,因其热度过高而得名。当前可谓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民办展:有党、政、军、群、艺术机构主办的,有媒体主办的,有企业界主办的,有国内的,有国内外、海内外联合主办的;有国家级的,有省市级的,有区县级的;有综合展,有分类展;有年展、双年展,有交流展、邀请展,还有各种某某杯大奖赛等等。办大展几乎变成了一种时尚、一种运动,此起彼伏,如火如荼,名之为热,丝毫不过分。

说大展热是一种病,是因为大展对当代国画创作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一般的画家来说,参加大展仍不失其为艺术成名的进取之路。特别是冠有权威主办头衔的展览,其入选、展出、获奖、出书,直至取得入会、收藏等各种荣誉称号和资格条件,都可以使画家一夜成名,名利双收。因此,当今的大展变成了一支魔棒,指挥着芸芸众生的画家疲于奔命地为参展而创作,大展需要什么就画什么,什么能获奖就画什么,一切惟大展的马首是瞻。这使许多画家悖逆了自己的资质和特长,成了大展的牺牲品。因此,大展的运动化实际上干扰了当代国画创作的正常状态,并产生了一种误导。、

笔会病

笔会由来已久,非当代独创。中国美术史上没有“笔会”一词,只有“曲水流觞”的文人雅集。“雅集”与“笔会”,共同之处都是文人骚客聚集在一起舞文弄墨。但前者的目的是交流艺术和思想,后者则是利益交换。也正是这画与钱的交换,使大批画家趋之若鹜,构成了当代中国画坛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据一位业内人士称,每年笔会造就的千万富翁约有几十位。可想而知,百万富翁、十万富翁应不计其数了。如此粗略地估算一下,一年全国用于笔会的费用大概约数百亿人民币。

投入如此之大,地域如此之广,笔会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魔力?谁在搞笔会?是什么因素拉动的国画消费市场?笔会对当代国画发展有什么影响?这些都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目前这种笔会的用途和形式,对当代中国画的创作和发展,其负面影响是极为严重的:

其一,破坏了中国画的市场秩序。中国的绘画市场至今尚未形成规范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笔会的存在和愈演愈烈,笔会成为吸引画家、格局市场的操盘手。其二,笔会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破坏了中国画的创作规律,把本来严肃的创作变成了表演甚至是杂耍。它降低了中国画的品位,丑化了民族艺术的形象,使公众对国画艺术产生了误解。其三,娇生惯养出画家的许多不良习气。也许,笔会的繁荣,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国画艺术的价值被市场认可的程度,但是繁荣背后的灰暗、陷阱及遗害却足以令人警醒。

吹评病

之所以把批评说成“吹评”,是因为一些批评家放弃了“批”的本意,而一味地在“吹”字上做文章,由此弄出个“吹评病”来。当然,由“批”变“吹”个中缘由确实不少:有批评家的学术素质问题,人格修养问题,批评标准问题,养家糊口问题等等。但更多的原因似乎是画家的心理承受力和对待批评的认识问题。

艺术批评是一个学术范畴。客观而公正的批评,对画家及其作品是负责任的。良好的批评环境,能为艺术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任何一个画家都有创造的潜力,怎样开发,怎样引导,怎样定位,批评至关重要。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当理智地认识自己,许多事情并不像画家所理想的那样,批评家吹成什么,就真的成了什么,那是小孩子都知道的“皇帝的新衣”。当然也有不少聪明的画家在巧妙地利用批评,他们不惜掏钱请人“骂”自己,在骂声中传播影响,成就画名。

对批评家而言,目前中国的批评环境的确不健康。在没有形成规范的艺术市场前,良性的批评环境难以建立。它涉及到诸多问题,这里不谈。从经济上说,就算千字千元的稿费,效益也可一次了断。而对画家而言,效益则可体现在文章发表后卖出的每一幅画作中。可持续性的效益使得画家不顾一切地请人吹评,批评家也不得不“适应市场需要”,捡画家爱听的说,作些与“笔会”性质类似的“文会”来。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最活跃的批评时期是八十年代。现在真的很少听见批评的声音了。是后浪没能推前浪,人才匮乏?还是批评的职业从三百六十行中消失了。倘真如此,国画艺术必将大病矣。

洞察不明,篇幅有限,意犹未尽,愿闻高见。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