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天中: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过吴冠中是属于80年代的,改革开放之初,吴冠中在众多画家,包括在他的同辈画家中突然冒出来了,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此之前他并不是很有名,但是为什么国内和国外的人都那么关注他呢?关注的原因就是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中国的整个社会文化需要变革,我们原有的大一统的局面,不管是艺术家自身或者是艺术的受众,都已经不能满足了。在这个时候吴冠中出来大声疾呼,他的看法就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里面美术也需要改革,“文化大革命”“四人帮”剥夺了艺术家的创作权利,大家不能画画了,让他们去劳动,去改造,不能自由选择题材和形式。到80年代,候画家取得了画画的权利,有许多人觉得我们按照文革前的节奏、规律、结构继续发展下去就行了。但是吴冠中认为我们不能按照前面的老规矩发展,应该更往前走,他提出了关于人体艺术的问题,形式美的问题,纯粹艺术的问题等等。他的见解在当时确实是振聋发聩的,所以引起很多的争论,招致很多批评。但是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应该说吴冠中当年所大声疾呼的,包括受到很多人批评的观点已经成为一种常识,因为大家都这样做了。包括对吴冠中当年不满的人已经按照那个路走过来了,可能采取不同的方式,用不同的形式,但是应该说是殊途同归了。
主持人: 应该说这也是一个文化发展的必然进程。
水天中: 对,吴冠中本来是在法国留学画油画,但是70年代(文革后期)他又开始画水墨,所以他说他是在水墨和油画之间,一直在两条路上,是介于东方和西方之间的画家,他要做一个架桥的人。过去西方留学回来的画家后来从事水墨的有很多,像徐悲鸿、林风眠、吴作人都是,那一代画家一旦画了水墨就大多把油画丢弃了。但是吴冠中在这两方面都坚持着,因为他有一个基本观念,在艺术上过分强调地域和民族的差别没有太大的意思,你首先是从事艺术,要美,要服务于人的精神和心灵,他强调的是这方面。从他的绘画作品来说,也比较强调形式美,比如结构、墨与色、线和点的对比,他往往把风景作为平面结构中的形色点线关系去处理。在这方面,他在水墨画方面或者油画方面是走在前面的,他是属于这个领域的领军人物。
主持人: 也就是说吴冠中先生把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了一个结合,创造出一种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
水天中: 在有些人的印象中,吴冠中经常对传统的艺术习惯如笔墨等,持一种批评的态度,就认为他完全背离了传统。实际上国外的批评家认为吴冠中是典型的东方艺术家,他的作品是典型的东方色彩、东方情调、非常中国的艺术家。他的独特性在于用非传统的方式表现中国特有的情调和韵味,我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方面会得到共识,大家会承认吴冠中是用他个人的方式来表达、发挥了中国人的视觉观念。
主持人: 您认为国内美术批评的现状是怎么样的?
水天中: 美术批评是目前争议很多,受到很多批评的领域,在网上或者报纸杂志上很多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的美术批评在哪里?”“中国有美术批评吗?”我也接受过这样问题的采访,我的回答很清楚,中国有美术批评,而且我认为对当代中国美术批评不宜作过多的否定。但是对美术批评不满足,这是很正常的,对美术批评进行批评也是非常正常,非常必要的。
主持人: 大家需要更多的美术批评家告诉我们美术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现状。
水天中: 大家对美术批评的不满,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认为美术批评家没有讲真话,或者美术批评家过多地依附于画家或者市场。美术批评圈之外关心这个领域的人,希望美术批评有更大的独立性。这些都是非常善意而且是很积极意义的愿望,而且我认为美术批评家在这些方面确实有很多做得不足的地方。
主持人: 水先生,很多年来大家都很关注您,认为您是一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批评家。 我想请您谈一下作为一个批评家如何才能保持他的独立性呢?
水天中: 我首先要说我非常赞成美术批评家有独立性;其次,我不能说我自己就是一个有充分独立性的美术批评家。因为我自己多少还有一点自知之明,客观地说我自己在这方面也有一些自省。比如我觉得我过去,刚刚从事美术批评的时候,在80年代,那个时候我觉得我是有足够的独立性的。而随着我在美术界的人越来越熟,与各种组织、各种朋友、各种关系越来越密切的时候我就觉得做到充分的独立是相当困难的事情。这里面倒不是说像过去,比如在70年代之前,存在着现实的利害,比如你要直率讲话,就会遭受到压制,或者要失去你的人生安全问题等等,现在根本没有这个问题。应该说现在中国的美术,不要说拿我们过去比,在世界上也是比较宽松自由的。现在的问题是在中国人传统伦理观念影响下,比如朋友之间、师生之间、上辈和下辈之间、权威和非权威之间,中国人的“为尊者讳,为贤者讳”这一类观念影响着中国批评家的行事方式。
但是话说回来,一方面画家们都在不断地要求和批评批评家缺少独立性,希望批评家直言不讳地说出他的批评,说出中国目前绘画、艺术存在哪些问题,很多画家都有这样的希望和要求。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的批评指向某一个具体的画家,那马上又会引起很大、很尖锐的批评,他会认为你的批评是片面的,不符合实际的甚至认为你是别有用心的。所以我觉得中国美术批评的独立性是随着中国社会整个文化的进展才能获得的。比如过去我们要提什么阶级斗争或者过去要提大一统,然后我们国家和党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我觉得这是非常有利于美术批评独立性发展的、批评家畅所欲言的大空气。
主持人: 也就是说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主的进步,美术批评家的独立性应该会越来越强?
水天中: 对,我觉得是这样的。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美术批评的结构问题和美术批评家自身的素养问题。
目前有人这样划分中国的批评家,说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批评(当然,这三大块并不是截然不同的):一是学院的批评,这些人是从事学院教学的,或者是艺术研究的,在纯理论或者纯艺术的角度展开批评,而他所面对着的往往是一些研究者,理论家,包括一些学生和同行;二是媒体批评,像现在的一些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用媒体的眼光关注艺术,媒体有一个好处,一是他有充分的信息资源,再一个他要兼顾到专业的艺术家、批评家和观众、听众,所以它的好处就是比较全面、客观,也比较及时,它的缺点就是有时候往往不够专业,或者为了时效、点击率、收视率而牺牲了学术上的严肃性;三是业余批评或者叫做“草根”批评(笑)它既不是专业的、不是圈子里的,体制内的,也不是从属于媒体的,但是它的的影响现在却越来越大,因为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途径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一块虽然是新出现的东西,但是在不断发展壮大,而且他们的意见也不得不被听取和关注。
主持人: 也就是说美术批评也在走向多元化。
水天中: 对,我在网络上就看到了很有见地,也很尖锐的说法,年轻人毕竟可以不顾一切,当然,也有一些片面或者过于偏激的声音。
主持人: 其实我觉得任何美术批评只要它本身针对的是一个艺术问题或者是一个艺术现象,发出评论这是可以的,社会允许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见地,而且我觉得这样的评论越多反而对艺术界是很好的发展和促进,但是有些就会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或者哗众取宠,这种形式就不太好了。
水天中: 对,最近我常看看网络,网上的气氛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有些人明确提出来我们既要尖锐地说真话,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把一些非艺术的或者个人恩怨,或者纯粹为了泄愤,发泄不满情绪话当作艺术批评。但是在网络上你很难把它划分或者过滤得很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