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观点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水天中谈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状况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1-22 18:37:13 | 文章来源: 新华网

 

主持人: 对,随着网络的出现,每一个个体都有出自己声音的权利,而且通过网络的途径可以把这个声音散发得很广。所以从艺术批评的角度来讲多元化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而且这个可能对于目前我们探讨的中国美术批评的现状会有一个改善,走向一个更新的格局。

水天中:除了大格局以外,批评和艺术创作还有一个共通的地方,就是它是一个个人性的东西,它是通过个人的理解、思考、印象和感情,再用个人的方式表述出来,实际上艺术批评是很个人的东西。它绝不像政治决议、经济计划这种文件,它是非常个人的。所以艺术批评和个人素养有很大的关系,拿目前的批评家来说有这么几种:一是本来他是从事艺术创作的,比如他是画家、雕塑家或者搞摄影的,后来转向理论批评了,我个人就是如此;再一种是科班出身的批评家,上大学的时候他是美术史系出来的,或者他本来就是学哲学的,哲学里面有美学这一部分,然后转向美术理论;三是本来从事其他专业的,比如他本来是从事建筑,本来从事法律,本来从事历史,甚至他与人文学科毫无关系,他是搞金融的,但是后来他喜欢艺术,于是转向艺术批评了。我们不能说最初的专业选择就注定你必然成为专业的批评家,现在有很多本来是外行的人已经完全内行了,而且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但是要看到不同经历和学养的批评家在观察、思考角度和批评方式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对,个人的修养和个人素质在这里面体现得特别明显。

水天中:对,比如原来从事绘画的往往要从他的角度更多地是从感觉、技法、实践这个角度看,要跳也跳不出来;有些人从事哲学、美学,从这个角度思辩的、理性的比较多,往往比较系统和条理。

主持人:也就是说美术批评也进入了多元化的格局。

水天中:是的。

主持人: 刚才水先生也谈到美术批评很容易受到艺术市场的影响,下面就请您给我们谈谈目前国内的艺术市场。因为中国艺术市场的火热,越来越多艺术圈之外的人开始关注艺术品,投资和收藏艺术品,您又如何看待这种趋势?

水天中: 艺术市场现在应该说是一个热门话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了。艺术市场就和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一样,也是引进了一些国外的办法、经验,以及整个的格局,应该说是由外而内地发展的。由于这样的背景,一开始中国艺术市场的起伏、高下、冷热都是由于国外艺术市场的余波引起的。比如在七十年代,收藏中国艺术品的主要是国外收藏家,包括国外的博物馆、国外的私人收藏者以及国外的一些艺术家,他们看好中国的艺术品,包括中国古代艺术品和中国的现代艺术品。那时候国内没有人收藏,比如中国美术馆那时候举行了展览后,给作者发一个证书,我收藏你的作品!大家高兴得了不得,国家收藏了我的作品了,甚至可以写入档案了,他的作品曾经被国家美术馆收藏。可是随着整个社会改革开放后,经济实力越来越上升,我们中国国内的收藏家开始出现,首先一些企业家有了收藏力量了,比如做房地产的,他个人喜欢画画。在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浙江这些地方,现在已经有很多的中国藏家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艺术市场就已经不纯粹是一个受国外影响的市场了。

当然,最近几年中国当代艺术品,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蔡国强、徐冰、方力钧、张晓刚,老一辈的吴冠中,他们的画价成十倍、百倍地在增长。很多人也在疑问,这是泡沫呢?还是一种正常现象呢?从我个人来说,因为我自己对市场缺少实践经验,我很少关注市场,很少关注艺术作品的行情。但是从中国和国外画家的对比来说,中国的顶级画家和欧美顶级画家之间相比,中国的画价并不高。比如我们的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吴冠中这些人,他们的画价比过去来说高多了。比如艺术研究院有许多近现代名家的作品,那里面的张大千、齐白石等人的作品,都是50年代在琉璃厂花十几块、几十块钱买回来了,现在动不动几十万、几百万,那已经非常高了。但是如果把我们的顶级画家和欧洲的顶级画家相比我们还不高。但是中国新起的画家,比如蔡国强、张晓刚、刘晓东这些画家,比国外的新画家的画价水平已经高了。这不仅仅是国内的一些藏家和一般对艺术市场感到兴趣的人有这样一个疑问,现在国外的一些艺术藏家也觉得“中国的画家作品怎么这么贵呢?”由于这些老画家和活跃画家的拉动,使中国一般的画价也提高了。

总体来说在中下层的这个档次的画价中国已经一点也不落后于世界了,不是说要赶上世界,而是等同于甚至领先于世界了。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收藏者就应该考虑我应该怎么样去处理这个问题。当然,具体的行情、具体的走势就不是我这个外行所能够谈得透的。

主持人: 因为水先生对中外美术史是非常了解的,我们想请您就国外的艺术市场的起伏和国内的艺术市场进行一个简单的对比? 比如欧洲印象派的市场变化。

水天中: 他们也曾经有这样的过程,比如像最有名的梵高,梵高生前只卖过一张画。有一年我到芬兰国家美术馆去,他们有一张梵高的画,而且收藏年代很早。但他们自我解嘲说这不是我们自己收藏的,是有一个资本家觉得梵高的画很便宜,后来他送给我们了,现在它却成了我们的镇馆之宝。所以西方也有这么一个过程,有些画家的作品在有生之年就很值钱,像鲁本斯、拉斐尔等,在活着的时候就在宫廷和教会有很高的地位。但是大多数画家活着的时候画并不是很值钱,然后随着整个社会购买力和经济实力的上升,绘画作品的价格同时上升。不说别的,拿油价、粮价来说就是如此,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从长远来看,不论是中国的还是欧洲的,都有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但是中间比较大的波动和起伏还是有的。比如在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起飞,日本的银行家、房地产商曾经以天文数字的高价买了梵高的作品、毕加索的作品,但是他出了这个价钱以后这些作品的价格再也没有达到他当时曾经付出的那么高的价格。所以他要么就把这个画就收藏在自己这里,要么以赔本的方式卖出去。

主持人: 也就是说一个画家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价格会达到一个顶点,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不可能再创造出这么高的价格。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除非经济出现再一次的腾飞。

水天中: 两种可能都有,比如拿中国来说,如果目前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不断上升,那我认为中国的画价起码是要一直保持下去,甚至还会逐渐地有所上升。如果说中国经济遇到了一些挫折,或者受全球经济的影响,那中国艺术品价格有所下降也是正常的趋势。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