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解读各馆:艺术在艺术之外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7-11 18:01:04 | 文章来源: 《美术观察》

病态之诗

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奥地利馆马库斯-辛瓦尔德作品《艺术家的礼节》

穿行与众多的国家馆之间,来到“公主花园”的最深处。已连续七个小时连续观看了十数个馆的展览,仔细观看了数百件作品,接收了过于庞杂的信息,审美疲劳,十分疲惫。在“公主花园”的最西端,进入奥地利国家馆。有些随意地观看了几件作品,顿觉耳目一新,竟一扫疲惫的感觉。即退回展馆入口,重新开始观看这个展出,仔细的解读艺术家为我们设置的思路,开始尝试理解如何进入他的世界。

这是奥地利的杰出艺术家马库斯-辛瓦尔德(Markus-Schinwald)创造的充满缺陷感与强迫感的世界。

奥地利馆被艺术家设置成了一个路径紧窄的迷宫。这个迷宫的隔墙呈白色,上方连接6米高的展馆屋顶,感觉整体空间被切割得细长地向上延伸,而迷宫下方却离地一米,这个迷宫缺失了下方与地面衔接的部分,对于直立者,这迷宫墙壁的阻隔不变,却错愕地空间错位地失去了迷宫的原则,残废地凌空假设。

在这个迷宫的每一个角落里,有一个个被左右压迫中暗格般的窄小空间,这些空间里,压迫性的置入了那些带框的,小画幅的,极具马库斯特色的肖像油画。

这些肖像阴郁的用色与绘画手法呈古典小肖像画的风格,并装置了画框。不经意间这些油画仿佛是欧洲传统家庭里的家族人物画像。而这些画面里的人物则都有着各种强迫症一般的病态。有的佩戴着奇特的义肢,医疗器械或医用支撑物,有的则压抑地替代或隐藏了身体的某些部分。

迷宫中的墙体之间留出了细长的接缝,接缝里伸出了马库斯的系列装置作品《无题》,这是一些欧洲古典家具的脚,而仅有脚而已,这些脚互相连接在一起,像缺失了身体的怪物,蜘蛛一般的潜伏在墙壁的夹缝里,像章鱼那样伸出一只带有流线型的扭曲触手。

如果蹲下,我们可以看见迷宫中其他人的下半身,仿佛在一个猥琐的角度,窥视着在压迫的空间中无所察觉的他人,刺探他人狭窄的私密世界。

两件视频作品在循环播放,都仅有9分钟,是同一系列的作品,作品名为:《艺术家的礼节》(Courtesy of the artist)

视频中使用的声音是由管弦乐与电子乐混合的带有强烈迷幻色彩的音乐,重复但并不单调,使作品的内容带上易于融入的精神领域的情感色彩。音乐中插入了旁白,模糊不清的女声刚开始,就插入了仿佛同步翻译般的男声旁白,严肃与稳定的语调如同科普节目或历史节目中的画外音,结合音乐产生预言般的感染力。这是艺术家写的一首诗,讲述着艺术家的内心世界,荒诞与感性的痛楚。

画面中的人们在废弃的空旷空间中以身体形态缓慢地展示如同潜意识一般的情绪语言,每一组行为都如同一个不同的事件,讲述不同的意识,建立独立的小节,却互相连接。艺术家以视频中的人物姿态在展示一种情绪,并以之组合成一首诗。讲述人类的情绪,欲望与互相感染,压抑,强迫,诡异,却带有宗教仪式般的使命感。

这些画面结合旁白与音乐将观众快速地拉入了一个意识的世界,空旷的废弃空间直接将一种工业与文化的失败感结合进人类社会的现实中,并带来了对孤独的恐惧与对历史的不可知感。片中角色奇异的呆滞,手足无措地慌乱,处于各种不可能的事件中,并做出种种尝试,脱控,学习规则并寻找自我。

马库斯-辛瓦尔德作品《艺术家的礼节》评论图表



图形左右伸展,体验与观念并重的作品

一:艺术家对于各种情绪元素之间的配合把握得炉火纯青,浓郁的氛围极具感染力。

二:作品牢牢掌控着观看者的心理与感受。

真实或现实:这些作品完全脱离了真实世界,凭空建立起一个饱含隐喻的虚拟世界。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