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要笑哦,台湾起家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情况,就连现在也还有很多在干贴牌的事情。中国大陆因为地大广阔,所以存在着发展不均衡是很正常的,就连美国也是严重的不均衡。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发展工业设计?企业如何认同工业设计?我对台湾工业设计的赞赏是你们在培养工业设计师的时候根据制造业的需要来进行培养,所以我看到你们一些学生的设计作品有很强的技术实现与制造实现依据性。不过你们的学术确实做的很不理想,我昨天晚上到了后就看了几篇你们的硕士与博士论文,在论文方面确实是跟大陆有差距。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下大陆的设计学术情况,台湾也有这样的现象不过没有大陆这么严重,为什么你们学术问题没这么严重,那是因为你们的考核体系不一样,所以你们的学术搞的不是很好,因此学术腐败问题相对少点。那么大陆设计领域现在的学术是什么情况呢?请各位听我慢慢道来。通常是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到国外转一下,自己懂哪个国家语言就到哪个国家去拿点回来,找点时间翻译翻译改一改就一本专著出来了;二如果自己外语不行怎么办?因为大陆的英语没有台湾好,原因就是你们把美国当大哥,而不把自己的亲大哥(大陆)当大哥,我很伤心啊。如果自己英语不行也没关系,带几个研究生,让他们去翻译翻译拼一下就可以出版了;第三呢,直接拿书店或者图书馆的书拼拼凑凑,又是一本;四把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拿过来拼拼改改又是一本;五是比较可恶的,文学没学好于是就多加点图片,到网上下点高质量的图片,然后加点文字还要求出版社高精度全彩的印刷;六、直接就拿学生的作品整理下出版作品集,定价不绯。另外一部分有深度的学者也感到再干这样的学术事情很不好意思,就开始干交叉学科的事情,于是情感化设计、设计法规、设计心理学等等一系列就出来了。我观察了一下你们的一些硕士与博士论文也在做这方面的事情,这个叫学术研究,可以理解。但是我个人建议学者们不要拿学生做设计教育交叉学科建设的实验品,要交叉先从自身做起,先把自身的知识交叉起来。如果真正了解工业设计的人都会明白,工业设计是无法替代制造业,也就是说工业设计只是制造业中的一个服务环节,而不是主导环节。在大陆,很多学者借着这个学科没有评价体系与标准就整天喊着工业设计多么多么伟大。工业设计要想做的很伟大怎么做?很简单嘛,就是干最高端的事情,研发,把工业设计师培养成研发性人才,这样的设计师就有前途了,这样我们大陆同胞的制造业就有希望了。
不知道各位知不知道工业设计的本质,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第11次年会上给工业设计作了如下的定义:“就批量生产的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叫做工业设计。这个话是学者们经常引用的,我曾经花了几年的时间理解这句话,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原来大陆高校的学者都不懂这句话的含义。这个定义还是很有代表性的,它先定义的是就批量生产的产品,这个主语定义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了工业设计一定是面向制造业,制造业是工业设计的基础。然后要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这个表达什么?这个中间提到了四个层次,分别是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对于这四个层次的理解程度就决定了对工业设计教育的理解。美国人怎么理解?他们没有什么太多的理论,就是围绕这个四个层次进行,他们没有太多的理论,只讲究于实际。所以各位看美国人写的书就明白了,通常都是逻辑不清楚,他们只把他们实践中的认识写出来。欧洲也一样,他们的设计师训练的非常到位,对于技术知识的了解,以及经验与视觉感受,所以欧洲的设计公司做设计跟大陆设计公司做设计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的。大陆设计公司做设计就是计算机表达,而欧洲的设计公司侧重于产品模型制作感受,在模型上进行修整,根据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修整到经验最佳效果,然后再用大陆说的逆向工程你们台湾说的抄数来反求进行现代技术的制造加工。说到这里大家发现一个问题没有?模型制作的来源本质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设计,而且就是设计的表达方式,但是到了大陆成为了什么?成为了外观模型,而高校的模型课程就是照搬照抄国外的,一些学者到国外转了转发现国外有这个玩意,于是回来也就设置了这个玩意,这个叫什么,这个叫名存实亡。
逆向工程本来是为了保证工业设计师的设计被科学的转换成可生产制造的一种工具,到了大陆的设计公司做什么?不是用来科学的转换设计成果,而是科学的转换别人的设计成果,变成了一种科学的用于抄袭设计的工具。再看日本,日本跟欧洲又有很大的区别,欧洲浪漫,日本理性。于是理性到一个地步,把工业设计定义中四个层次的经验及视觉感受全部以数据研究的方式进行表达,因此我们就看到日本工业设计学科的基础研究做的非常好,有着大量的研究数据依据,细到一个程度就连不同人群对于色彩的感受都用数据进行表达说明,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日本产品的设计很舒服的原因。但是韩国与日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就是体现在侧重点上,韩国侧重于工业设计定义四个层次中的视觉感受,但是他们强烈的视觉感受设计是基于训练、技术知识、经验这三个层次基础之上,他们的最大基础是日本。现在来看大陆,在工业设计定义的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这四个层次中,高校学者一没训练、二没技术知识、三没有实际经验,于是就凭借着其独特的方式应用计算机形式来进行视觉感受的教学。如果以画计算机效果来进行设计比赛的话,台湾的学生是比不过大陆的学生的。而这个视觉感受又没有基础研究为依据,于是就使用计算机表达,把现实的制造业设计全部改成虚拟的设计,而这个虚拟最致命的竟然培养一批连制造业最基本的工程软件都不会表达的设计师。各位了解制造环节就会明白,什么叫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就是把虚拟的设计采用真实的数字进行控制,并且根据数字转换成制造加工从而控制其加工精度与制造工艺。所以全世界的制造业几乎都使用CAD、PRO/E、UG等工程设计、制造、加工、产品生命周期为一体的设计软件。
举个例子来说,我使用UG就可以直接实现造型设计、结构设计、产品性能分析、结构优化分析、产品动作机构仿真,从而在虚拟设计阶段完善与解决造型、结构、性能设计上的缺陷,并且可以直接赋予所需要使用的材料进行分析、测算,而后自动切换到UG的模具设计模块下进行模具设计,再进行模具虚拟注塑的分析,解决模具设计的缺陷问题,而后切换到加工制造环节进行数控加工机床的程序编辑,最后将程序输送进数控加工机床就等着模具的成型加工。为什么美国的波音、通用要用这个软件,难道是他们比较傻吗?不是的,现在在讲究快速设计与快速制造,在讲究提高效率与减少浪费。所以用一个一步到位进行切换比较方便,比较快捷。看大陆的高校怎么培养,培养学生能会用犀牛建模的已经算不错的,有些高校更无聊的是培养学生只会用3DMAX,这个吓死人的,难道这就叫交叉学科?3DMAX是搞影视动画的,你教这个软件来忽悠制造业怎么可行?犀牛、3DMAX这些是非参数驱动软件,如果要面向制造业就需要与制造业接轨,就算是培养画图员也需要培养一些能为制造业画图服务的人员。各位听到这里是否能明白为什么工业设计师在大陆难就业了吗?因为学者对基本的工业设计定义的四个层次都不理解,有机会到大陆看看,哪个工业设计的学者是从制造业上来的,所以既没有经过企业的设计训练,又不懂企业的制造技术知识与产品技术知识,不信的话你随便找个学者问一下,就问他经常带学生做设计的那个领域,问他几个产品的国家与国际标准看看他懂不懂。加上没有企业设计的实际经验,因此在学科建设上就一定会存在问题,而且是严重的问题,这个严重的问题就体现在企业不认可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这个其中有很多的因素,我举其中重要的几点企业不认可的因素,一、如果说搞创新设计,那也可以,企业也很喜欢,结果发现那些创新要不是创新点滞后行业发展N代就是超越行业发展N代,连最基本的制造业发展动态都不了解。二、如果要搞设计,那么需要跟企业制造接轨,这样就算是基础差点也可以培养培养,但是发现培养工业设计的学生搞企业产品设计难度太大,因为连最基本的技术知识都不具备。三、如果把工业设计的学生招到企业来要想做设计怎么办?必须再给他们配一个工程师做助手,或者说配一个工程软件建模人员做助理,这样看来工业设计确实是制造业的核心,因为一出来就业就需要给他配秘书。
各位不要笑,我为什么当了设计总监那么多年后发现这条路很痛苦,就是因为我曾经经常给设计师当秘书。所以后来招设计师的时候就基本只招会工程软件的学生,然后招一点创意思想非常好的人员出创意,因为那时候我担任的是国际化集团的设计总监,所以在人员成本上不需要太考虑,但是这样的企业在大陆是不多的。我们再继续讲这个工业设计的定义,接着说,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叫做工业设计。在上述的四个层次上要做什么?要做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这个七个方面的工作,这样才叫工业设计。台湾的工业设计师好一点,基本做到了材料、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这六个方面,但是还需要加强结构这个环节,这样工业设计师就有希望领导结构工程师,否则工业设计师的前途还是灰色的。大陆培养的这七个方面基本处于瘫痪状态,主要培养的学生就是形态能力还可以,其他的六方面基本不行,因此大家就干脆叫工业设计为外观设计或者造型设计。为什么国外的工业设计很受重视,如果工业设计师是按照这个定义进行培养的就一定是创新性人才,但是大陆的学者由于没有制造业背景的支撑,因此只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念进行理解从而培养了一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革命烈士,在就业大军中壮烈牺牲。
接下来简单给大家分析这七个方面的内容,这七个方面中形态是最简单的要素,主要以艺术为基础。而其中的材料是一门技术科学,专业性非常强的独立学科;结构是制造业的根本,是一门制造工程学科,技术性非常强;构造也是需要有基础,是一门基础知识性学科;色彩如果做到日本这样,那就是一门非常伟大的学科;表面加工是连接于新工艺的研究,也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装饰,这个相对偏艺术,但是需要与工程结合。这些都是很强大的学科,所以把这些交叉到一起能够真正去运用好的人当然是非常伟大的设计师,按照这个标准的人才培养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通常说的,什么样的老师造就什么样的人,也就是说什么样层次的老师培养什么层次的人员,大家如果有机会到大陆去交流的时候看看那些工业设计教师或者学者的简历,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工业设计在大陆培养的学生无法就业,此话点到为止。
我们深入思考会发现中华民族是非常伟大的民族,我们有着很深厚文化底蕴的独特文化,在我们的政治中就体现出来了。民主进入台湾怎么样?被改的很有特色,改成极端民主主义,开议会议员拿鞋子打人,非常民主。社会主义到大哥那里怎么样?大哥就把社会主义改了,中西合并,该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举这个想说明什么?就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别人的理论拿到我们自己这里来,由于我们民族的特殊性,所以都会被特色化掉。同样的工业设计到了大陆也就被特色化掉了,把这个在国外还算重视的学科到了大哥那里就变成了低端市场,甚至是地摊货。什么叫地摊货,大陆现在搞设计就是卖效果图,多少钱一款,有些设计公司甚至是不要钱先免费做,我说句难听的话,企业家去找小姐都需要付钱,就是找设计不需要付钱。我再说一句难听的话,全世界最贱的设计师就在大陆,大陆的工业设计师自己糟蹋自己。不过话也说回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原因就在于这个学科被大陆的学者把门槛设置的太低,其实不是他们设置低的问题,而是他们的知识结构就决定了他们只能设置这样的高度。由于门槛设置太低,加上对于工业设计的理解不到位,于是这个学科的学生毕业就去开设计公司。怎么开?大家觉得很奇怪吧?你们开公司都很难,需要大量的资金、管理人员、思考核心竞争力、规划战略等等,但是他们却很容易。一方面高校的师资不行,另外一方面却培养了大量的学生在社会上开设计公司,这是什么现象?这个就是虚胖现象。各位都很明白,一个大学毕业生懂什么?没有社会经验,不懂企业实际情况,不了解制造技术,不懂得中国的制造环节,不了解材料、结构、工艺、制造、生产以及市场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拉着几个同学,然后租个房子,搬台太电脑,设计个视觉感受好的网站就开始在上面说自己什么都能做。
我给大家举两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一个台湾的一个大陆的,台湾的就举浩汉,大陆的就举洛可可,这两家公司我在大陆都曾经表扬过,但是今天站在台湾,我们说点批评的话。浩汉在你们台湾是做什么的?是做交通工具的吧,它的公司到底设计行不行我们看一下他的设计作品就知道了。获得红点、IF的产品销售怎么样?这个奖我前面已经讲过了,根本就没有什么市场代表性,是为了商业目的而设置的商业活动。再看看它的汽车设计,我的上帝啊,快来拯救大陆民族汽车业吧,大家看看它们公司设计的汽车,比改革开放刚引进大陆的桑塔那还要难看。改革开放刚引进大陆的汽车虽然难看,但是还是符合中国人的硬线条审美观,看看它们公司设计的汽车,这也是你们台湾设计的代表了。做汽车设计的难度比其它产品都要难,因为首先你要具备空气动力学的知识,这个是基本,工业设计学科全世界都没有设置这门课程的,所以还是需要专业的汽车设计人才来做这个设计。再谈大陆洛可可,在座的各位都懂英语,看看这个在设计里的基本含意是什么?其它的就不用说了,一看名字就知道是非设计专业的。不过这家公司的炒作方式是很独特的,大家有机会可以研究一下这家设计公司的商业炒作,不过从我们专业的战略角度来看缺少深度,所以我是不研究的,因为不用研究一看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情。这个就是我们中国人的设计公司,小弟比大哥好一点,但是还是好不了多少。我到国外看那些设计公司,说心理话确实有优势的地方,不过不一定引到大陆来能适应大陆的技术与制造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