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元青花的仿制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4-19 10:46:16 |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今天,已经有人率先冲破了终点线。我们如果能摆脱狭隘,能够站 在历史的高度来看待此事,这未必不是件好事。以当代人们的智力、财 力、精力、耐力达到古人的高度,是一件富于挑战、充满魅力的竞赛。

有人做到了,就应该有人为他欢呼。

2005年7月12日,这一天对于元青花乃至中国瓷器是个值得纪念的 日子,“鬼谷下山”元青花罐创下了中国古代艺术品新的世界纪录。以 体积而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艺术品价高过它。由于这件元青花集历 史价值、人文价值、科学价值于一身,在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飞冲 天,一鸣惊人。这个偶然中有必然。

首先是元青花人物纹故事题材的稀缺。这类人物故事大罐存世量 不足十件,且几乎都在国外。这种军事题材的作品在任何朝代都是极为 重要的文物,在元青花之前,尚没有其他瓷器门类对此关注。“三顾茅庐”、“萧何月下追韩信”、“尉迟恭单鞭救主”、“蒙恬将军”、 “细柳营”以及本件“鬼谷下山”,都反映了元朝后期蒙古人与汉人政 权之争的残酷性,失去江山的汉人将收回疆土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些艺术 品上,巧合的是景德镇曾是朱元璋长期驻扎的营地。

其次是元青花的艺术成就。无论青花创烧于唐于宋,都与景德镇青 花无传承关系。换句话,景德镇的元青花成熟之快,是所有瓷器望尘莫 及的。它几乎没有萌芽期,甚至看不清成长期,一经问世就顶天立地, 玉树临风。正是这神奇的历史现象,让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收藏家趋之 若鹜,以一件重器即可傲视同侪。

第三是环境成熟。国内的经济环境,国际的政治环境,都在表明中 国这个东方睡狮已经觉醒。中国艺术品的杰出代表——瓷器,在200年 的西方艺术市场早已获得地位确认;中国瓷器的杰出代表——元青花, 经过50年的研究追捧,已是一轮中天红日,释放出耀眼的光芒。 所有这些,都是构成“鬼谷下山”天价的条件。而这个天价出现的 时机恰恰又是元青花仿制有了突破性进展的时候。七百多年的光阴,对 我们真可以说千载难逢了。

天时、地利、人和。我决定仿制“鬼谷下山”大罐,限量24件,留 给后人。这批仿制品经多次试验,与真品已非常接近,烧造工艺与元代 相同,即使一流专家也须认真分辨。尤其是绘工,妙肖之极,没有20年 的仿制经验,无法达到如此高度。我们期望再有700年的时间,那时的 中国人或外国人看到这些仿制品,能够发出一声惊叹。

“鬼谷下山”元青花大罐像一个使者,带着700年前元代一切文化 特征,传递着充满智慧的一笔精神财富。这笔财富,让幸福与拥有者同行。

资本主义的发祥地——欧洲的贵族们曾长时间地青睐中国瓷器。 从万历二十八年(1600)起,英国、荷兰、法国、丹麦等国在很短的时 间内相继成立东印度公司,负责中国与欧洲之间的贸易。这个贸易总量 中,瓷器占了很大比重。十七、十八两个世纪,欧洲人心甘情愿地领教 了中国陶瓷艺术。当时,欧洲各国的贵族们虽然热衷中国瓷器,命工匠 追逐模仿,但他们却很长时间陷入困惑,找不出中国瓷器既坚固耐用, 又美轮美奂的真谛。

这就为中国瓷器日后在世界艺术之林取得崇高地位埋下了伏笔。欧 洲的贵族们以拥有中国瓷器为荣,以陈设中国艺术瓷器为时尚。中国瓷 器遂即成为了权力与地位的象征。东方艺术对西方艺术影响最大的就是 我们祖先发明的陶瓷,至今在欧洲的博物馆里,在最有悠久历史的古堡 中,随处可以看到中国瓷器的陈列。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用文物的灵性鉴定历史:茶当酒集》
· 自序
·
· 收藏之乐
· 青瓷之美
· 秘色千年
· 唐三彩
· 秦兵马
· 南青北
· 正德的花
· 鬼谷下山
· 一台没有重心的晚会
· 宋人与宋
· 宫花拂面倾城色
· 收藏是一种证物
· 古家具的尊
· 成功男人的新标志
· 养在深闺人未识
· 天下第一奇案
· 获得与炫
· 窗含西岭千秋雪
· 元青花的仿制
· 清代瓷制笔
· 老将出马
·
· 收藏的前景
· 收藏的情感投资
· 收藏的智力投资
· 收藏的身份投资
· 收藏的精神投资
· 高古陶瓷的收藏
· 秦汉陶瓷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