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由嘉德在线和北京时代美术馆联合主办的楼上青年——2010青年批评家提名展学术研讨会在时代美术馆举行,嘉德在线总裁陆昂以及吴鸿、杭春晓、何桂彦、段君、刘礼宾、杜曦云、王春辰、鲍栋、盛葳9位当下颇具活力的青年批评家到场参与讨论。
作为“楼上青年——2010青年批评家提名展”的总结,本次研讨会主要围绕“青年批评家与当代传媒的新型关系”、“青年批评家群体认识论上的合一性以及批评方法上的差异”、“第四代批评家的理论研究与展览实践”等议题展开,在批评家们各自发表的观点与相互讨论中,对提名展、批评家以及如何与媒体形成良好互动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提升。
提名展不仅是提个名
在一个展览繁杂、信息爆炸的年代,批评家提名展的存在还有多大必要性和可行性?它与90年代的提名展以及当下其他类型展览之间的区别何在?意义何在?
吴 鸿:时下展览虽多,有独立学术观点的并不多。
批评家提名展的样式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其特点是区别于某一机构主办的展览或商业性质展览。本次批评家提名展有几个特点。
其一是独立性,批评家在提名时没有受到任何限制和暗示。独立性本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但在当下展览数量庞大到令人目不暇接的特殊环境中,具有独立艺术观点的展览屈指可数。
其二是多元性,参展批评家虽然有一些年龄特点上的相近,也常有内部交流,但相互之间并没有强制性的引导,大家都还是按照各自的学术见解来选择提名哪些艺术家的。
其三是专题性,每人提名三四个艺术家,并不可能涵盖各自学术逻辑中当代艺术的整体,因此实际提名的艺术家及作品,与每位批评家近期的关注点和看法有关,由此形成了专题。
其四,每位批评家因着各自观点提名的艺术家作品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自己可成为一体。而由10个观点共同构成的这个提名展,也就具备了一定的整体关照性。
鲍 栋:仅仅提名做展并不够。
批评家提名展这种形式当然有必要,但值得探讨的是:这种形式的必要性有多大?其意义何在?边界何在?局限性何在?
上世纪90年代初的批评家提名展,是传媒、大众、官方都忽视批评家群体的大背景下,批评家采取的一种方式,借此推动他们认为有价值的艺术家被关注。然而时至今日,仅仅是由批评家提个名,使艺术家被关注,这样的形式是不是足够?我认为这种模式的提名展并不足够,因为今天的传播已经不阻碍艺术家被关注了,门槛降低,自由度提高。提名展只是让艺术家被更多人认识的这个功能,已经部分被取代了。
所以,现如今再提批评家提名展,绝对不能仅仅是提名和做展的概念,还要加强研究性和论述性,这才能让这种形式在新时代发挥应有的意义。
杭春晓:提名展绝对不是评判展。
在现在展览这么繁杂的情况下,我们坐在一起讨论提名展,既是对批评家提名展的反思,也是对提名展的反思。当今时代,同样是批评家提名展,由于立场的不同,可能导致结果完全不同。因此,我们需要还原到提名展本来的价值属性:究竟什么是提名展?它最本质的意义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提名展绝对不是一个评判展。批评家提名艺术家这个举动,并不是一种价值判断,而仅仅是每位批评家近期学术研究的切片。一旦涉及判断,就会有权力构建,而批评家提名展的实质,应是呈现出正在介入和接触当代艺术的批评家怎么看待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没有实际的功利心。因此在展览的整体规划上,是否呈现出了每个人的学术立场最为关键。当没有外界限制的情况下,每个人的学术立场才能尽情发挥出来。
何桂彦:艺术市场化语境中,批评家面临双重尴尬。
从美术史来看,1994年到1996年间,相继出现了油画、雕塑等提名展。90年代中期的批评浪潮,我认为和80年代批评家与艺术家的良性互动是一脉相承的。而进入90年代末期,直到2006年,批评家提名展相对很少,原因一方面是展览的多元化,另一方面是艺术家被认识的渠道增多了,批评家提名展的重要性被冲淡。
所以,在新时代重新来看批评家提名展,会发现我们面临着双重的尴尬:一是市场的力量日渐强大,批评家面临身份危机;二是当代艺术进入天价,市场成了艺术最重要的推手,在艺术力量微弱的情况下,批评家如何保证学术的纯粹性成了难题。
这次的批评家提名展争议较少,学术性和公益性得到了普遍认可,但接下来也应考虑,如何在未来的后续展览中提出相应学术主题,以及如何将现有力量转化成具有建设性的资源。
王春辰:提名展要提出我们的问题。
这次提名展相对比较平和,没有引起太大的争议和讨论,但提名展更多应该是要提出我们的问题。未来可以增强冲击力,毕竟现在的展览太多了,如何将青年批评家对事物的敏锐性和对艺术的直接表达更为有力地传达出来,是需要思考的。
盛 葳:未来批评家提名展可以做成思想地图。
从去年到今年我参加了三个提名展,这次相对来说更满意一些。提名展无法形成专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作品多,二是由多个批评家共同参与,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因此,我建议今天的提名展不要照搬从前的样式,而要做一些深入改进。比如参展的10位批评家每人设为一个单元,一个大展览,十个小单元,以增进对艺术家的研究。单元之间,可以寻找到一些对比、联系的关联性,从大的层面来说,年轻批评家共同的天然性决定了他们之间必然会有一些共同的关注点,那么,把这些点连起来,批评家提名展就可以做成像“思想地图”一样,会很有意思。
刘礼宾:提名展要强调现场呈现。
批评家提名展有两个要素是我最关心的:其一是提名权,能否保证独立性和学术性;其二是对展场空间的把握,如果把握不当,作品的意义会因着空间的问题而发生转化,甚至在作品与作品之间造成抵消。
这与提名展是否需要学术主题是关联话题,如果展场呈现得到位,每位批评家主题之间的差异性也就可以一目了然。事实上,我提名的艺术家可能是别人不会去提名的,因为在他的学术脉络里,这个艺术家的作品可能不重要。因此,可以加大前期准备的时间,在充分讨论的情况下,提出学术主题,将早期的交锋和矛盾性放在一起呈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