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海外

侯麦法国导演艾瑞克•侯麦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3-22 16:51:25 | 文章来源: artforum

就如害了相思病的清教徒一样,新浪潮的导演们,一面在《电影手册》里大赞他们的好莱坞偶像,但现实中却又和美国电影保持着一种对抗的关系,坚守着杂志创办人安德烈•巴赞和罗伯特•罗西里尼所留下来的节制苦修的传统,秉持着“道德观”,以及后者所称道的 “新写实主义。”侯麦吸收了这些传统,同时与导师一样,又有着共同的天主教信仰,这些都成为他精神上和美学上的指引。虽然他的影片是不时变得风格化或不太自然,尤其是他的历史题材影片和文学作品的改编,(如《O女侯爵》《高卢人帕西伐尔》《贵妇与公爵》),但侯麦几乎对写实主义保持着宗教般的虔诚,坚持着对世界进行简单而自然的表达,场景安排清晰朴素,静谧而细致,呈现了他思想上理性的一面(与罗伯特布列松一样,他不仅有强烈的天主教保守倾向,而且偏爱50毫米焦距,他长期合作的摄影师Nestory Almendros表示,这样大的焦距更接近人的肉眼视野),清晰而平和的写实主义采用的是巴赞所称道的自然光和长镜头,极少被镜头-反镜头或解析性的剪辑所打破,所依赖的是将片中角色限制在框中的缓慢而低调的变焦,画幅中,人物不得不吐露他们的内心,支支吾吾有时甚至还很愚蠢,而在围绕中心任务进行的冗长空话中,他们通常却又无法察觉出真实的自我。

侯麦影片中的魅力和惊惧源于对上述的那个“中心任务”的近距离观察,接近于阴险的自我检视,但却套上了唯我论的光环。在一系列半条理化主题循环中,侯麦将情欲的可能性转换为道德上的困境,由此产生出一系列的故事,比如“喜剧与谚语系列”和“四季系列”,都是这种追寻式叙述的现代版(虽然他深受马里沃式玩笑,普桑的新古典主义,法国滑稽剧,拉辛式戏剧,德国浪漫主义和十八世纪雕刻画的影响,但侯麦的电影却让人感到耳目一新,极富时代色彩,充满活力)。他的人物寻找快乐,真理,自我认知,但大多数情况下索求的都是爱,尽管侯麦的基调都是冷峻的古典主义,但这些人物渴望的则是烈焰般的爱,很想被这样的爱侵蚀吞没,就如马龙(Marion)在《沙滩上的宝莲》(1983)中所说的那样。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陷入了自我欺骗和失望之中。雅克•德米(Jacques Demy)中受命运捉弄的恋人们,通常是在第二春中获得了新生活,而侯麦的影片中,无事生非的人物常常随着内心的激情一意孤行下去,直到他们固有的世界面临着土崩瓦解的危险,就在这时,他们开始寻求庇护,看似是良心发现,实则是出于自卫的本能。侯麦最初的也是最著名的系列,“六个道德故事”,建立了一种叙述样板(一种詹森主义者先决上的形式表现),其中,男人都是已订婚、或已婚、或原本很忠贞的范儿,然后发现自己被另外一位女人给吸引住了,而这个女人通常比第一个更魅惑或更具危险性。支支吾吾、欲拒还迎后,就在男人就要出轨之时,却迅速悬崖勒马,回到了与第一任的稳定关系中,重拾安全感。在最初的这一系列里,《面包店女孩》(The Bakery Girl of Monceau, 1963),是一部在巴黎街头拍摄的16毫米23分钟短片,是非常新浪潮的一部片子,一位年轻的法律系学生,喜欢上了金发的艺术女郎希薇,但却忍不住和片名中的那位面包店女子杰奎琳调情,比起那位金发女的曼妙脱俗,杰奎琳显得有些黑,丰满性感。他追求杰奎琳而后又忽然甩掉了她,在后来侯麦的作品中,都是顺着这一路子而完成的故事,且更甚更过分。

侯麦、《慕德家的一夜》、1969、35毫米黑白影片剧照、110分钟。慕德(Francoise Fabian扮演)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